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聯系印發2016年深入落實進壹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重點工作方案的通知
來源: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 發布時間: 2016.04.20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計生委,新疆生產創造兵團衛生局: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推進健康中國創造,按照《聯系印發進壹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的通知》(國衛醫發〔2015〕2號)和《聯系印發進壹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實施方案(2015-2017年)的通知》(國衛辦醫發〔2015〕33號)有關要求,在鞏固2015年改善醫療服務成果的基礎上,偶委組織制定了《2016年深入落實進壹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重點工作方案》(可從國家衛生計生委醫政醫管欄目下載)。現印發給您們,請做優組織實施工作。

  國家衛生計生委聯絡人:醫政醫管局 李亞、胡瑞榮、王毅

  手機:010-68791875、68791887

  傳真:010-68792963

  mail:bmaylzyc@163.com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絡人:醫政司 孟慶彬

  手機:010-59957680

  傳真:010-59957684

  mail:yizhengsiyichu@126.com

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

2016年4月11日

  

2016年深入落實進壹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重點工作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推進健康中國創造,按照《聯系印發進壹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的通知》(國衛醫發〔2015〕2號)和《聯系印發進壹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實施方案(2015-2017年)的通知》(國衛辦醫發〔2015〕33號)有關要求,在鞏固2015年改善醫療服務成果的基礎上,繼續深入落實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制定本方案。

  壹、工作背景

  “進壹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實施壹年來,各地按照統壹部署,在鞏固既往工作成果的基礎上,創新性地推出了許多便民利民惠民措施,取得階段性成效。壹是診療服務流程進壹步優化。截至2015年底,中國有1238家三級醫院建立信息庫,為患者提供信息查詢和推送服務;660家三級醫院通過電話APP、Wechat支付等方式結算,方便患者,減少患者排隊次數、縮短排隊時間。二是醫療服務模式進壹步創新。推行日間手術、專病門診、多學科聯合門診等模式,提高服務效率。截至2015年底,中國有近100家醫療機構建立日間手術中心。三是診療服務行為進壹步規範。截至2015年底,中國有1599家三級醫院、4563家二級醫院開展臨床路徑管理。截至2015年9月底,中國所有三級醫院均開展了優質護理服務,有1036所三級甲等醫院實現全院覆蓋,占中國三級甲等醫院總數的89.4%;有5207所二級醫院開展了優質護理服務,占中國二級醫院總數的90.9%。四是患者就醫更加高效便捷。截至2015年底,中國三級醫院預約診療率平均值達到32.1%。五是努力構建和諧醫患關系。截至2015年底,中國有13632家醫療機構開展社工服務,19195家醫療機構開展誌願者服務。“三調解壹保險”的醫療糾紛預防處理機制作用日益凸顯。2015年中國發生醫療糾紛數量同比下降1.8%,公民調解處理醫療糾紛7.1萬起,有成率85%以上。

  二、2016年改善醫療服務行動重點工作

  (壹)工作範圍。各級各類醫療機構,重點為城市大型三級醫院。

  (二)重點工作內容。繼續落實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2016年重點做優預約診療、日間手術、醫療質量、信息推送、結算服務、藥事服務、急診急救、優質護理、中醫醫療、人文關懷10項工作,努力提升醫療服務水平,改善公民群眾看病就醫感受。

  1.全面實施預約診療。三級醫院全面實施預約診療服務,不斷提高預約診療率,有效分流患者,改善患者就醫體驗。壹是提供多種預約診療方式。通過網絡、手機、窗口、診間、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等多種方式、多種途徑,為患者提供便捷的預約診療服務,患者預約就診更為方便。二是實現分時段預約。合理安排預約患者就診時間,在“預約優先”的基礎上,通過精細測算就診時間,不斷提升預約就診的精確度,爭取預約時間精確到小時,預約患者候診時間得到有效縮短。三是探索開展實名制預約診療。加強身份識別,逐步實施註冊式管理,有效加強號源管理,遏制倒賣號源現象,患者掛號體驗有效改善。四是加強復診患者預約管理。提供便捷的診間預約、復診預約途徑,合理安排復診患者就診時間,實現與首診預約患者錯峰就診,提高預約診療效率。

  2.逐步推行日間手術。三級醫院逐步推行日間手術,優化診療服務流程,提高醫療服務效率,在保障醫療質量與安全的前提下,為患者提供高效的日間手術服務,緩解患者“住院難”和“手術難”問題。壹是主動公布日間手術病種和術式清單,為患者提供公布、透明的日間手術信息。堅持患者自願原則,在患者知情同意情況下,為患者實施日間手術。加強對患者健康知識宣傳,引導患者逐步接受日間手術模式。二是理順內部營業流程。為開展日間手術提供必要的設備設施、人才與物力支持,探索建立日間手術中心,統籌調配醫療資源,完美相關管理制度,優化患者就診流程,提高醫療資源利用效率。三是以醫聯體為切入點,銜接分級診療制度。在醫聯體內部形成三級醫院與二級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分工協作機制,建立術後患者隨訪制度,指導下級醫療機構做優患者術後康復,並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通日間手術綠色通道,逐步形成“手術在醫院,康復在社區”的“急慢分治、上下聯動”分級診療模式。偶委將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專項工作方案。

  3.持續改善醫療質量。緊緊圍繞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要求,開展提升醫療質量專項活動。在完美醫療服務體系和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創造工作中,以強化重點病種及醫療技術質量管理和費效比控制、加強平臺專業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推行疾病分級診療過程中醫療質量連續化管理、加強日間手術質量管理和逐步提升基層醫療質量安全水平為重點,進壹步建立完美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長效工作機制,落實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制度,創新醫療質量持續改進方式方法,形成政府監管、機構自治、行業自律、社會監督的多元共治新格局,提升醫療質量,保障醫療安全,維護公民群眾健康權益。具體實施方案另行下發。

  4.多種形式信息推送。加強信息化創造,通過新媒體、微平臺、電話信息、手機等途徑提供診療信息推送服務,患者獲取信息更加公布、透明。對門診等候、預約診療的患者提供就診相關信息,對接受特殊檢查、特殊治療和手術前後的患者提供圍手術期診療相關信息。推廣利用Wechat、短信等形式向患者提示異常檢查檢驗結果信息。在保障患者隱私的前提下,通過自助打印、電話信息、手機告知、網絡查詢等多種形式,為患者提供檢查檢驗結果,以及就診工程、藥品、單價、總費用等查詢服務。

  5.費用結算方便快捷。壹是優化費用結算流程。做優入、出院手續辦理及結算時間預約安排,減少患者等候。為住院患者提供床旁、護士站、結算窗口等不同出院費用結算途徑,逐步提升床旁結算比例。加強部門協調,爭取醫保等部門支持,在醫保實時結算的基礎上,逐步實現患者繳納自付部分費用即可辦理入出院手續,患者入出院更加便捷。二是提供便捷結算支付方式。探索使用就診卡預存、銀聯等多種支付方式,通過診室內記賬、診間結算、電話等移動設備支付醫療費用,減少患者排隊繳費次數,縮短排隊等候時間,患者結算更為便捷。

  6.藥事服務保障安全。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強合理用藥指導。通過多媒體、人工窗口等多種渠道,為患者提供合理用藥指導,患者用藥更加安全。探索提供自助查詢機、Wechat平臺等多種方式,掃描藥品條形碼或者二維碼等即可查詢藥品用法、用量、使用註意事項等信息,指導患者合理用藥。在取藥窗口、門診大廳等區域設置各種類型多媒體設備,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加強合理用藥宣傳。

  7.急診急救無縫銜接。急救中心(站)要充分發揮在院前醫療急救工作中的指揮和調度作用,合理調派救護車,強化院前急救快速反應,縮短急救反應時間。規範醫療急救行為,嚴格按照“就近、就急、滿足專業需要、兼顧患者意願”原則轉運患者。醫院要加強急診力量,提高急診服務業務。接診醫院要為院前急救開通綠色通道,並加強院內急診與院前急救的醫療信息共享與醫療服務銜接,實現無縫銜接,不推諉、拒診急診患者。

  8.深入推進優質護理。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繼續深化“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落實責任制整體護理,持續改善護理服務。護士運用專業知識和技能為群眾提供醫學照顧、病情觀察、健康指導、慢病管理、康復促進、心理護理等服務,體現人文關懷和護理專業內涵,不斷提高護理質量。同時,醫療機構要根據功能定位、服務半徑、床位規模、臨床工作量等科學合理配置護士人才,滿足臨床工作需求。普通病房護士總數與實際開放床位比不低於0.4:1;非住院部門要根據患者診療量、手術量等合理配置護士,保障護理質量和醫療安全。

  9.發揮中醫特色優勢。中醫醫療機構要積極推進中醫診療模式創新,探索建立符合中醫學術特點、有利於發揮中醫特色優勢和提高中醫臨床療效、方便群眾看病就醫的中醫綜合治療、多專業聯合診療等模式。醫療機構要提高中醫藥服務業務,充分發揮中醫藥在疾病防治中的作用,加強中醫臨床科室和中藥房創造,滿足患者中醫醫療服務需求;鼓勵根據中醫診療特點優化診療服務流程,縮短患者取藥等環節等候時間;鼓勵為患者提供中藥個體化用藥深加工等個性化服務。

  10.構建和諧醫患關系。大力推動醫院文化創造,以多種形式開展健康教育和風險溝通等,發揮醫院文化對構建和諧醫患關系的引導作用。提高醫務人員對醫患溝通和人文關懷重要性的認識,加強醫務人員人文教育和培訓,提高溝通業務和服務意識。及時了解患者心理需求和變化,做優宣教、解釋和溝通。針對兒童、產婦、重大慢性病住院患者建立健全醫患溝通機制,提供專科特色的社工和誌願者服務,增強心理疏導和人文關懷相關服務,充分發揮社工和誌願者在醫患溝通中的橋梁和紐帶作用。

  三、工作要求

  (壹)強化組織老總,加強部門協調。各省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要高度重視改善醫療服務工作,加強組織老總,強化落實責任。在深化醫改過程中,加強同醫保、物價等部門的溝通協調,密切協作配合,完美配套措施,建立激勵機制,爭取將日間手術整體費用納入醫保報銷範圍,為開展日間手術創造政策環境。

  (二)堅持問題導向,持續改善服務。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要繼續深入落實行動計劃,在鞏固2015年成效的基礎上,創新性地推出便民利民惠民措施,重點利用信息化手段方便患者就醫。城市大型三級醫院要以問題為導向,認真梳理2015年在醫療服務方面患者反映強烈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改進措施,將改進措施和服務承諾在門診、病房等公共區域公示,持續改善醫療服務,進壹步改善患者就醫體驗,增強群眾獲得感。

  (三)加強督查考核,註重工作實效。各省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要建立重點工作跟蹤和督導制度,對重點任務設置年度量化指標,強化政策指導和督促檢查,及時總結耕耘並定期通報工作進展,務求取得實效。偶委將適時組織對各地改善醫療服務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督導檢查。各省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要及時總結有關工作耕耘和成果,推廣有益耕耘,加強典型案例宣傳,展示工作成效,樹立行業形象。

  各省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於6月30日和12月31日收集、匯總改善醫療服務有關工作進展情況,形成半年和年度工作總結(包括全面工作和2016年重點工作),統壹填報《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工作信息匯總表》(見附件),於2016年7月15日和2017年1月15日前,將半年、年度工作總結和信息匯總表報送偶委醫政醫管局。發現的亮點和典型及時上報偶委醫政醫管局。中醫醫療機構工作情況及時報送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分享
Copyright © 華潤雙鶴藥業股權有限集團 京ICP備05060501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憑證 (京)-非運營性-2020-0146 技術支持:華潤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