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生計生委聯系印發2016年衛生計生工作要點的通知
來源:國家衛生計生委 發布時間: 2016.01.26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計生委,計劃單列市及新疆生產創造兵團衛生計生委(衛生局、人口計生委),委機關各司局,委直屬和聯絡單位:

  《2016年衛生計生工作要點》已由國家衛生計生委第76次委主任會議討論通過,現印發給您們(可從國家衛生計生委網站下載)。請結合實際,研究制定本地區、本司局和本單位的工作要點,切實加強組織老總,建立任務清單和責任清單,嚴肅考核問責,確保完成各項任務。

國家衛生計生委

2016年1月19日

2016年衛生計生工作要點

  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也是全面貫徹落實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加快推進健康中國創造,促進人口均衡發展的重要壹年。衛生計生工作的總體要求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加快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穩妥有序實施全面兩孩政策,進壹步健全全民醫療保障體系,進壹步完美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進壹步加強公共衛生和重大疾病預防控制,大力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大力推動醫藥科技創新,大力發展健康服務業,實現衛生計生事業科學發展。重點做優以下工作:

  壹、加快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編制醫改“十三五”計劃,堅持“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基本原則,完美醫藥衛生管理、運行、投入、價格政策,強化醫療、醫藥、醫保聯動,更加註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推動重心下移和資源下沈,推動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和明顯成效。

  (壹)全面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鞏固擴大完美三級試點,鞏固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加強分類指導,開展改革效果評估,樹立若幹個綜合改革示範縣。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城市增加到200個,試點區域內所有公立醫院納入改革範圍整體推進。增加綜合醫改試點省份,發揮連片帶動效應。參與改革的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中藥飲片除外),健全調整醫療技術服務價格和增加政府補助、醫院加強核算、節約運行成本等多方共擔的補償機制。按照“總量控制、結構調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則和“騰空間、調結構、保銜接”的步驟,加強與藥品采購、醫保支付、薪酬制度、分級診療等政策的銜接。落實政府投入責任,研究制訂公立醫院債務化解的政策措施。制訂現代醫院管理制度框架文件,以加快創造公立醫院運行新機制為核心,理順醫藥價格體系,建立符合行業特點的人事薪酬制度,落實公立醫院人事管理、內部分配、運營管理等自主權,建立健全公立醫院綜合性績效考核制度,強化院長年度和任期目標管理。深化編制人事制度改革,會同中央編辦開展公立醫院編制管理創新研究,逐步實行編制備案制。制訂委屬委管醫院績效考核的指導性文件,推進委屬委管醫院參與屬地公立醫院綜合改革。

  (二)健全全民基本醫保體系。繼續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建立健全穩定可持續籌資和待遇水平報銷比例調整機制,政策範圍內報銷比例穩定在75%左右。城鄉居民大病保險人均籌資進壹步提高,支付比例提高至50%以上。鼓勵各地結合實際、量力而行,適當擴大合規醫療費用範圍,探索對貧困人口的傾斜政策。完美疾病應急救助制度,做優急危重傷病患者的緊急救治,對符合條件的身份不明或者無力支付醫療費用患者提供救助資金保障。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逐步統壹覆蓋範圍、籌資政策、保障待遇、醫保目錄、定點管理和基金管理。鼓勵商業保險機構參與經辦服務。制訂政策措施,加大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力度,實行按病種、按人頭、按服務單元、按疾病診斷相關組等復合型支付方式,控制醫藥費用不合理增長。持續拓展新農合跨省就醫核查和異地即時結報試點。推動建立基本醫保、城鄉居民大病保險、疾病應急救助、醫療救助等制度的信息互通和操作銜接機制。

  (三)加快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創造。優化醫療衛生機構布局,合理配置醫療資源,健全上下聯動、銜接互補的醫療服務體系。在70%左右的地市開展分級診療試點,綜合醫改試點省和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城市要全面推開。制訂規範城市及縣域內醫療聯合體創造的政策措施,明確分工,推動形成利益和責任共同體,貫通上下聯動。提升縣醫院綜合業務,完美基層醫療服務模式,擴大二級以上醫院醫師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醫務人員組成團隊簽約服務試點。制訂指導急慢分治工作的指導性文件,繼續擴大慢性病分級診療試點工作。

  (四)鞏固完美基層運行新機制。健全多渠道補償機制,落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本創造、設備購置經費。提高統籌力度,合理使用公共衛生服務資金、基本藥物制度補助資金,完美醫保支持政策和價格政策,探索完美基層財務收支管理制度。推進基層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強化績效考核,調動基層醫務人員積極性。落實鄉村醫生補償、養老相關政策,穩定鄉村醫生隊伍。繼續開展基層衛生綜合改革重點聯絡點工作,深入開展創造“群眾滿意的鄉鎮衛生院”活動和社區衛生服務提升工程,組織開展中國基層衛生技能競賽。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繼續提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財政補助標準,新增部分全部用於全科醫生(鄉村醫生)簽約服務。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與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分工協作機制,繼續擴大服務受益面,提高服務成效。開展流動人口健康促進行動,提高流動人口基本公共衛生計生服務均等化水平。

  (五)健全藥品供應保障機制。全面實施公立醫院藥品集中采購和高值醫用耗材網上陽光采購,鼓勵和引導跨區域聯合采購,切實降低虛高藥價。增加國家藥品價格談判藥品品種,降低專利藥品和獨家生產藥品價格。擴大國家定點生產藥品範圍。配合推動小品種藥品生產基地創造。建立生產、配送公司約談制度,完美低價、短缺藥品配送管理,重點提高鄉村、邊遠地區藥品配送業務。推動保障兒童和老年人基本用藥工作。開展基本藥物和兒童用藥臨床綜合評價體系創造。進壹步完美國家藥品供應保障綜合管理信息平臺和省級藥品集中采購平臺規範化創造,建立預警機制。

  (六)完美專業人士培養評價機制。推進醫教協同,構建以“5+3+X”為主體的臨床醫學(含中醫學)專業人士和以全科醫生為重點的基層衛生專業人士培養體系,全面實施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制度,繼續開展第三方評估。開展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制度試點和公共衛生醫師規範化培訓。啟動“3+2”助理全科醫生培訓試點。進壹步改革完美基層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審工作,健全基層衛生專業人士考評機制。加強精神醫學、產科、兒科、康復、病理、藥學、老年醫學、老年護理等緊缺專業專業人士培養,深入推進繼續醫學教育。實施衛生計生經濟管理專業人士隊伍創造工程、中醫藥傳承與創新專業人士工程。

  (七)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進壹步優化社會辦醫的發展環境,落實同等待遇,優先支持社會力量舉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加快形成多元化辦醫格局。簡化醫師多點執業程序,促進優質醫療資源平穩有序流動。實施健康老齡化工程,啟動醫養結合工程試點,大力發展健康養老等生活性服務業,推動發展護理、康復、臨終關懷等延伸服務,完美政策措施,推動國產醫用設備發展應用,積極發展醫療旅遊。

  (八)加快衛生計生信息化創造。統籌推進國家、省、地市、縣級人口健康信息平臺創造,建立公共衛生、計劃生育、醫療服務、醫療保障、藥品管理、綜合管理營業應用信息系統,盡快形成中國人口信息庫,促進互聯互通、營業協同。啟動實施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壹期工程,推進電子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在各級各類醫療機構之間授權使用。積極發展遠程醫療、疾病管理等網絡營業應用,整合健康管理及醫療信息資源,推動預約診療、線上支付、在線隨訪以及檢查檢驗結果在線查詢等服務。開展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發展試點示範工作,積極實施“互聯網+健康醫療”服務,通過信息化手段,放大群眾的獲得感。

  二、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促進人口均衡發展

  (九)穩妥實施全面兩孩政策。貫徹落實《聯系實施全面兩孩政策改革完美計劃生育服務管理的決定》,推動修訂《社會撫養費征收管理辦法》《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條例》等法律法規,指導各地做優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的修訂工作,完美配套銜接政策,維護群眾合法權益。深入開展政策解讀,加強宣傳倡導,強化風險防控,做優信訪維穩。加快中國出生醫學證明管理信息系統創造,實現出生人口信息互聯共享。開展政策實施情況效果評估,加強人口與計劃生育形勢分析。

  (十)提升婦幼健康服務保障業務。加強婦幼健康服務體系創造,優化整合婦幼健康和計劃生育服務資源,擴充產科兒科床位,加大產科、兒科和助產士專業專業人士培養力度。重點強化危重孕產婦救治與新生兒救治中心業務和網絡創造,確保母嬰安全。開展婦幼健康服務機構評審,持續推進婦幼健康優質服務示範工程,創新愛嬰醫院品牌,加強助產技術及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監管,推廣中醫婦科、兒科適宜技術。落實計劃生育免費基本技術服務,加強再生育咨詢服務和技術指導,完美避孕藥具管理。繼續實施婦幼健康重大專項。做優優生優育全程服務,整合孕產期保健、兒童保健、預防接種、計劃生育等服務內容,擴大母子保健手冊使用試點。促進兒童早期發展,加強出生缺陷綜合防治,國家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工程覆蓋所有城鄉居民,提高出生人口素質。

  (十壹)深化計劃生育服務管理改革。穩定和加強基層計劃生育網絡和隊伍,提高服務管理水平,實行生育登記制度,兩孩生育不再審批。開展流動人口婚育信息網絡異地查詢,取消紙質婚育證明,推行網上辦事,優化辦事流程,實現國家和省級計劃生育營業信息互聯互通。完美流動人口統計監測,促進社會融合。堅持和完美計劃生育目標管理責任制,落實壹票否決制。深入開展誠信計生活動和新壹輪中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單位創建活動並進行評選表彰。

  (十二)促進計劃生育家庭發展。完美計劃生育家庭獎勵和扶助政策,做優全面兩孩政策實施後的政策銜接。深入實施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計劃生育家庭特別扶助制度和西部地區“少生快富”工程,加大對計劃生育特殊家庭扶助關懷力度。全面開展創建幸福家庭活動,深入實施新家庭計劃、家庭科學育兒、青少年健康發展、養老照護試點工程,健全家庭健康服務體系,做優家庭發展追蹤調查。加大出生人口性別比綜合治理力度,深入開展“關愛女孩行動”和“圓夢女孩誌願行動”,推動整治“兩非”工作取得實效。

  三、加強公共衛生和重大疾病防控工作

  (十三)提高衛生應急核心業務。制訂衛生應急工作規範化創造指導建議,指導支持基層衛生應急隊伍專業化創造,完美聯防聯控指揮協調機制,推進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綜合檢測、風險評估和及時預警,啟動陸海空立體化緊急醫學救援網絡創造。做優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重特大自然災害、事故災難、社會安全事件的衛生應急工作。

  (十四)有效防控重大疾病。完美重大疾病防控策略。探索與世界衛生組織及相關國家建立重大疫情防控溝通協作機制,有效防範境外傳染病輸入。落實重點傳染病防控年部署、季調度、月評估,有效控制暴發流行。完美社會組織參與艾滋病防治基金工程監督管理和評價機制,開展結核病綜合防治模式、精神衛生綜合管理試點,增加艾滋病、結核病、嚴重精神障礙治療等特殊藥物免費供給。強化預防接種,積極推進中國使用二價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替代工作,開展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補償保險試點。完成上海等省(市)消除血吸蟲病復核工作。加強國家和省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創造,提高對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管理幹預水平,對高危人群開展癌癥等疾病早診早治工作。加強地方病、職業病防治工作,開展包蟲病綜合防治試點,強化塵肺病防治工作。發布新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在中國1/3的縣開展人群碘營養監測,引導做優科學補碘。制訂進壹步加強疾控體系創造的指導建議,推動落實疾控中心機構編制指導建議、疾控中心崗位設置指導建議和傳染病防治人員安全防護建議。探索開展疾控機構規範化創造綜合評價。

  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完美衛生城鎮創建長效管理機制,全面啟動健康城市創造,加大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督導檢查力度,繼續實施農村改廁工作。擴展城鄉居民飲用水、空氣汙染(霧霾)對人群健康影響和病媒生物監測覆蓋面。

  (十五)加強食品安全標準創造和風險監測評估。貫徹落實《食品安全法》,健全工作體系,修訂完美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及相關配套文件。完美食品安中國家標準體系,制修訂壹批重點亟需的食品安中國家標準,組織開展標準的宣傳、貫徹與跟蹤評價。全面落實2016年國家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計劃,加強食源性疾病監測報告以及溯源業務創造。改革和加強食品“三新商品”管理,開展食品安全風險評估方法研究和基礎數據收集,組織做優年度計劃評估和應急評估工作。推進創造縣鄉村壹體化基層食品安全網絡,加強信息化創造,促進食品安全信息惠民工程。

  四、進壹步提升醫療質量和服務水平

  (十六)切實改善醫療服務。印發《醫療質量管理辦法》,開展提升醫療質量專項活動。建立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長效機制,強化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的事中事後監管。推進醫療機構、執業醫師、護士註冊信息聯網公布。啟動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試點。推動藥師立法和藥師管理,加強臨床藥事管理。實施遏制細菌耐藥國家戰略。提升患者安全管理水平,加強藥品和醫療器械臨床使用管理。遴選適宜病種臨床路徑在三級醫院和縣醫院推廣實施,加大臨床路徑管理培訓力度。開展腫瘤等重大疾病規範化診療管理,修訂《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辦法》。鞏固血站血液核酸檢測全覆蓋的成果,健全血液質量控制和改進體系,建立以單病種為主的臨床用血考核評價制度,保證血液質量和安全。提升保健服務業務,做優重大會議、活動的醫療保障。實施進壹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逐步推開日間手術,落實便民惠民利民措施,提高群眾獲得感。加強護士隊伍創造,持續推進優質護理服務。保持對涉醫違法犯罪行為嚴厲打擊的高壓態勢,完美醫療糾紛調解和處置長效機制,構建和諧醫患關系。

  (十七)實施健康扶貧工程。建立農村貧困人口健康卡,開展簽約服務,實行“兩提高、兩降低”傾斜政策,提高新農合門診報銷水平,提高政策範圍內報銷比例,增長幅度不低於5個百分點;降低病殘兒童、重度殘疾人以及大病保險報銷起付線,降低貧困人口大病費用個人實際支出。落實對口幫扶機制,實施中國三級醫院對貧困縣縣級醫院穩定持續的“組團式”幫扶,提升貧困縣縣醫院水平,基本滿足縣域內居民基本醫療服務需要。加大貧困地區重點疾病防控力度,適宜重大公共衛生服務工程覆蓋所有貧困地區。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加強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健康扶貧工作,進壹步支持西藏及四省藏區、新疆等地區衛生計生事業發展。

  五、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

  (十八)深化中醫藥改革。出臺實施《中醫藥發展戰略計劃綱要(2015—2030年)》。完美中醫藥事業發展政策和機制。同步推進公立中醫醫院改革,完美差別化的中醫醫院改革政策,提升縣級中醫醫院綜合服務業務,推動分級診療制度創造。深化中醫藥教育綜合改革和科技體制改革。加強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區創造。

  (十九)提升中醫藥事業發展業務。促進中醫藥健康服務業發展升級,大力發展中醫“治未病”服務,推動中醫藥旅遊示範區創造,培育新興業態。做優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耕耘與古籍文獻傳承研究工作,加緊編撰出版《中華醫藏》。加強中藥資源保護,推進中國第四次中藥資源普查。實施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館”創造,持續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業務。加強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及省級中醫藥科研院所創造。提升地市級以上中醫醫院科研業務。助推中醫藥參與“壹帶壹路”創造,推動創造中醫藥海外中心,開展中醫藥海外惠僑、義診和文化宣傳工作。推動中西醫結合和民族醫藥事業發展。

  六、加強衛生計生計劃與法治創造

  (二十)編制實施健康中國創造相關計劃。從大健康、大衛生的高度出發,堅持以問題為導向,以五大發展理念為引領,研究編制推進健康中國創造的綱領性文件,切實加強對國民健康重大和長遠問題的有效幹預。科學設定計劃的目標指標,確定壹批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重大工程,以較少的社會成本實現較高的健康產出。同時,編制實施“十三五”衛生與健康、醫改、中醫藥事業發展、京津冀醫療衛生協同發展、衛生計生服務體系等各專項創造和重大疾病防治等專項計劃。

  (二十壹)推進依法行政。加強綜合性衛生計生政策研究,積極配合中國人大完成《基本醫療衛生法》草案的起草、征求建議,年底形成草案報中國人大常委會,配合做優《中醫藥法》《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制修訂工作,加快制修訂衛生計生事業發展亟需的部門規章,強化規範性文件合法性審查,結合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清理修訂相關部門規章和規範性文件。繼續清理行政審批事項,規範行政審批程序,堅持放管結合,強化事中事後監管。完美公共政策專家咨詢委員會工作機制。加強人口健康政策法規評估系統創造。落實國務院《深化標準工作改革方案》,梳理完美各專業衛生標準體系。

  (二十二)推進衛生計生監督執法體系創造。落實6部門聯系進壹步加強衛生計生綜合監督行政執法工作的建議,開展培訓和監督工作。規範行政執法流程,嚴格執法稽查,開展案例評查。開展《人口與計劃生育法》《職業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規落實情況監督檢查,開展“雙隨機”抽查機制試點。組織開展國家監督抽檢,做優監督信息公布,加強社會監督。圍繞關系群眾利益的重點難點問題,開展幹細胞臨床應用和計劃生育行政執法工作等專項監督檢查。推進醫療衛生機構傳染病防治分類監督綜合評價試點工作。督查督辦衛生計生重大違法案件。

  七、為事業改革發展提供強大保障

  (二十三)加強思想政治、行風創造與反腐倡廉工作。深入討論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引導全系統幹部職工將思想和行動統壹到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上來。加強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開展紀律教育。以中國文明單位和青年文明號創建為抓手,推進行業精神文明創造和醫院文化創造。發揮群團組織優勢,最大限度為改革發展凝聚共識和力量。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加強基層黨組織創造,落實黨風廉政創造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認真討論貫徹廉潔自律準則和紀律處分條例,嚴格執紀問責,加強監督制約,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做優2016年醫院巡查工作,嚴肅查處違反醫療衛生行風創造“九不準”行為,塑造行業清風正氣。細化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操作規定和標準,防止“四風”問題反彈。

  (二十四)推進醫學科技創新。貫徹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構建人口健康科技創新體系,研究制訂加快醫藥科技創新的指導建議。組織論證重大疾病國家實驗室創造方案,繼續組織實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啟動實施精準醫學、出生缺陷幹預等國家重點研究計劃工程。建立國家生物安全工作協調機制。強化實驗室生物安全監管。加強委級重點科研基地評估和動態管理。強化幹細胞等醫療新技術臨床研究管理,制訂指導建議,推動衛生計生技術評估和適宜技術推廣。

  (二十五)強化財政資金保障。協調落實財政投入責任,繼續加大對衛生計生事業的投入力度。加強中央財政轉移支付地方工程資金管理,推進部門預算管理改革,開展經濟責任審計,落實總會計師制度。做優價格和成本監測,加強國有資產和政府采購管理工作,強化工程與資金監管,組織開展績效考評工作,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二十六)加強宣傳引導和健康促進。加強正面宣傳,發揮典型引領作用,大力弘揚衛生計生職業精神,做優節日紀念日宣傳,推進健康文化和人口文化創造,啟動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第五階段活動。大力倡導健康促進,加強健康科普規範化創造,深化健康中國行活動,紮實推進健康促進縣(區)試點,辦優第九屆世界健康促進大會。積極控煙履約,推進無煙環境立法。加強輿情監測,完美全系統資訊發布制度,做優信息發布和政策解讀,積極回應社會關切,提升突發事件輿論引導業務,營造有利於事業改革發展的社會輿論環境。

  (二十七)深化國際共贏交流。制訂中國世界衛生戰略,積極參與世界衛生治理,加強人口與發展領域共贏。推進“壹帶壹路”衛生交流共贏。加強與非洲國家、周邊國家、歐佳等友優國家共贏,著力運營優與非盟、東盟、中日韓、上海共贏組織、金磚國家等衛生共贏機制。幫助非洲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和業務創造。辦優人口與發展南南共贏夥伴組織部長級戰略對話、第二屆中國-中東歐衛生部長論壇、首屆中國-東盟衛生共贏論壇,落實中非衛生共贏新舉措,加強援外醫療隊管理。

  (二十八)進壹步提升行政效能。加強中央決策部署和重點工作任務落實情況的督促檢查,確保政令暢通。推進衛生計生系統社會信用體系創造,營造良優信用環境。落實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制度,加強和改進信訪和調解工作,有效預防和化解矛盾糾紛。加強幹部教育培訓和業務創造。提高離退休人員服務管理水平。堅持管行業必須管安全,強化全行業安全生產監管職責和衛生計生機構主體責任,完美和落實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做優安全防範、隱患排查和督導通報。

分享
Copyright © 華潤雙鶴藥業股權有限集團 京ICP備05060501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憑證 (京)-非運營性-2020-0146 技術支持:華潤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