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印發全面提升縣級醫院綜合業務工作方案的通知
來源:國家衛生計生委 發布時間: 2014.08.26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計生委(衛生廳局)、中醫藥管理局,新疆生產創造兵團衛生局:

  為貫徹落實《聯系推進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建議》(國衛體改發〔2014〕12號,以下簡稱《建議》),全面提升偶國縣級醫院綜合業務,滿足縣域居民醫療服務需求,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決定在中國的縣(縣級市)開展全面提升縣級醫院綜合業務工作。現將《全面提升縣級醫院綜合業務工作方案》印發給您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工作中的有關問題及時與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絡。

  國家衛生計生委醫政醫管局聯絡人:王斐、焦雅輝

  聯絡手機:010-68791889、68791888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政司聯絡人:董雲龍

  聯絡手機:010-59957688

 

國家衛生計生委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2014年8月7日

 

全面提升縣級醫院綜合業務工作方案

  為貫徹落實《聯系推進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建議》(國衛體改發〔2014〕12號,以下簡稱《建議》),全面提升偶國縣級醫院綜合業務,滿足縣域居民醫療服務需求,制定本方案。

壹、工作目標

  通過創造、培訓、支援等方式,加強縣級醫院(含縣醫院和縣中醫醫院,下同)以專業人士、技術、重點專科為核心的業務創造,實現醫院管理法制化、科學化、規範化、精細化、信息化,醫療服務業務達到要求,能夠承擔縣域居民常見病、多發病診療,危急重癥搶救與疑難病轉診的任務,力爭使縣域內就診率達到90%左右,基本實現大病不出縣。

二、工作內容

  (壹)落實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提高醫院管理水平。

  1.嚴格依法執業。落實《執業醫師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護士條例》、《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等醫療法律法規,以及《醫院感染管理辦法》、《醫療機構藥事管理規定》、《處方管理辦法》、《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等部門規章和各項規定、規範。

  2.建立完美醫院管理規章制度。建立完美醫療、護理、院感、藥事等醫院管理各項制度,並分解細化到各職能部門和臨床科室,責任到人。

  3.加強醫療質量管理,落實醫療管理核心制度。建立醫療質量管理體系,有明確的醫療質量和安全管理老總組織和主管部門,並充分發揮作用;院科兩級定期開展醫療質量控制、評估和監測,實施醫療服務全過程質量管理與持續改進;臨床科室認真落實首診負責、三級醫師查房、分級護理、會診、值班和交接班、疑難病例討論、急危重癥患者搶救、術前討論、死亡病例討論、查對、手術安全核查、手術分級管理、危急值報告、病歷書寫與病歷管理、抗菌藥物分級管理、臨床用血審核等醫療管理核心制度。醫療技術準入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4.加強醫療安全風險管理。樹立醫療安全風險管理意識,建立醫療風險防範機制,有醫療質量和安全管理老總組織和主管部門,並充分發揮作用;建立醫療安全事件報告制度和預警制度,定期分析醫療安全風險,及時反饋臨床科室;落實患者安全目標,細化到職能部門和臨床科室,責任到人。

  5.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開展以病人為中心的醫院信息化流程再造,健全居民健康卡受理環境,註重信息標準應用和安全防護,從粗放式管理向精細化管理轉變,不斷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推進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醫院信息化創造,按照《電子病歷系統功能應用水平分級評價方法及標準》,至少達到3級水平。實現縣域內電子病歷與電子健康檔案的互聯互通,實時更新,實現醫療服務和公共衛生營業協同。向下與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相連,發揮醫療中心的作用,提高縣域內整體醫療水平。

  (二)加強臨床重點專科創造,提升縣級醫院醫療技術水平,並配備與專科創造目標壹致的適宜設備。

  1.縣醫院。

  (1)健全壹級診療科目,逐步完美二級診療科目。有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精神科、感染性疾病科、急診醫學科、康復醫學科、重癥醫學科、麻醉科、醫學檢驗科、醫學影像科等壹級診療科目,逐步開設獨立的心血管內科、呼吸內科、消化內科、腎病學、神經內科、內分泌科、普通外科、骨科、神經外科、泌尿外科、胸外科、婦科、產科、兒科、小兒外科等二級診療科目。

  (2)加強臨床薄弱專科創造。通過引進專業人士、改善硬件條件、派駐人員支援等措施,加強近三年縣域外轉診率排名靠前病種所在的薄弱臨床專科創造。

  (3)加強臨床核心專科創造。重點開設完美發揮核心作用的壹級和二級診療科目,提升外科手術、重癥醫學科、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服務業務以及醫院感染控制水平,推廣適宜的內鏡微創診療技術,使縣域內常見病多發病能夠在縣醫院得到規範化的診療。

  (4)夯實臨床支撐專科基礎。加強病理科、醫學檢驗科(臨床體液、血液,臨床微生物學,臨床化學檢驗,臨床免疫、血清學,分子生物學等專業組)、醫學影像科(X線診斷、CT診斷、磁共振成像診斷、超聲診斷、心電診斷、腦電及腦血流圖診斷等專業組)和消毒供應中心的業務創造。

  (5)打造臨床優勢專科。加強現有資金較強的臨床專科業務創造,適當應用高水平的醫療技術,使大多數疑難病能夠確診,重大疾病和急危重癥能夠得到及時、有效地治療。

  (6)擴大病種覆蓋面。診療病種範圍包括縣域內所有常見病、多發病,能夠確診大多數疑難病和重大疾病,普通外科、骨科、胸外科、神經外科、泌尿外科能夠開展本專業大多數常規手術,內鏡微創治療病例和全身麻醉比例逐年提高。

  2.縣中醫醫院。

  (1)健全臨床和醫技科室。有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針灸科、推拿科、骨傷科、肛腸科、皮膚科、急診科、麻醉科、醫學檢驗科、醫學影像科等臨床和醫技科室,在內科基礎上逐步開設獨立的呼吸內科、脾胃病科、腦病科、心血管內科、腎病科、內分泌科、腫瘤科等臨床科室。

  (2)加強臨床薄弱專科創造(同縣醫院)。

  (3)打造中醫特色專科。加強針灸科、推拿科、骨傷科、腦病科、脾胃病科、婦科、肛腸科、腫瘤科等具有中醫特色的專科創造,引進應用中醫醫療技術,提高中醫優勢病種診療業務。

  (4)提高醫院綜合服務業務。重點提升醫院外科手術業務、醫院感染控制水平、重癥醫學科業務、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水平和急診急救水平,推廣適宜的內鏡微創診療技術,保障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

  (5)夯實臨床支撐專科基礎(同縣醫院)。

  (6)擴大病種覆蓋面。診療的病種範圍包括縣域內所有常見病、多發病,能夠確診大多數疑難和重大疾病,能夠開展大多數的中醫醫療技術,外科、骨傷科、肛腸科能夠基本開展本專業的常規手術,微創治療病例和全身麻醉比例逐年提高。

  (三)開展優質醫療服務,提升縣級醫院醫療服務水平。

  開展“三優壹滿意”、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臨床路徑管理、優質護理服務、“平安醫院”創建等優質醫療服務工作,力爭達到國家的相關工作要求。

  (四)開展遠程醫療服務,提升疑難復雜疾病診療水平。

  利用“信息惠民工程”,加強縣級醫院遠程醫療系統創造,與對口支援的城市三級醫院聯通,開展遠程會診、病理診斷、影像診斷、重癥監護、繼續教育等工作,使縣域內患者更加便捷地享受優質醫療資源,及時解決縣級醫院的管理和技術難題,並實現遠程醫療的制度化、規範化、常態化。

  (五)發揮對口支援優勢,提升縣級醫院綜合業務。

  1.明確對口支援目標。支援醫院要全面了解縣級醫院管理、技術、服務等方面基本情況,找出薄弱環節,會同受援醫院確定對口支援重點領域,制定細化、量化、可考核、管理與技術並重的對口支援階段性目標和總目標。

  2.簽訂對口支援協議。對口支援雙方醫院主要負責人簽訂對口支援協議,明確實現工作目標的時間表、路線圖,並作為對口支援第壹責任人;職能部門間簽訂協議,明確管理支援的目標、措施,部門主要負責人為部門間對口支援第壹責任人;臨床科室間簽訂協議,明確科室內部管理與技術支援的目標、措施,科室主任為科室間對口支援第壹責任人。

  3.加強對口支援目標管理。對口支援雙方醫院根據對口支援目標,加強對醫院、科室、個人開展對口支援工作情況的考核,考核結果作為職稱評定、臨床重點專科創造、各項評優評先的重要指標。

  (六)落實國家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各項任務。

  全面深化縣級公立醫院管理體制、補償機制、價格機制、藥品采購、人事編制、收入分配、醫保制度、監管機制等綜合改革,建立起維護公益性、調動積極性、保障可持續的運行新機制;堅持以改革促發展,加強以專業人士隊伍為核心的業務創造,加強醫院院長的教育培訓,不斷提高縣級公立醫院醫療衛生服務水平。

三、工作步驟

  (壹)第壹階段:提升500家縣級醫院綜合業務(2014-2017年)。

  在中國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縣中,遴選具備壹定基礎和較高醫療服務業務、醫療技術水平的500家縣級醫院。

  1.啟動(2014年8-9月)。

  省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和中醫藥管理部門推薦第壹階段的縣級醫院。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中醫藥局確認下發500家醫院名單,召開工作啟動會議。

  2.實施(2014年10月-2017年10月)。

  (1)簽訂責任書和對口支援協議(2014年10-11月)。

  省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含省級中醫藥管理部門)、縣政府、支援醫院、縣級醫院簽訂四方責任書,確定年度和3年目標,明確各方的責任、權力、措施。對口支援雙方醫院、職能部門、臨床科室間簽訂對口支援協議。

  (2)組織實施(2014年12月-2017年10月)。

  1)國家衛生計生委醫政醫管局、國家中醫藥局醫政司負責聯絡醫院,定期召開工作會議,對各地工作進行督導、評估和抽查。國家衛生計生委制定下發縣醫院綜合業務創造基本標準和推薦標準,國家中醫藥局制定下發縣中醫醫院綜合業務創造基本標準和推薦標準,指導縣級醫院標準化創造。

  2)省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和中醫藥管理部門對轄區內工作進行指導和評估,每年10月向國家衛生計生委醫政醫管局、國家中醫藥局醫政司報送年度工作報告。

  3)支援醫院通過“派下去”、“請上來”、“團隊帶團隊”等多種方式,分階段、有步驟的推進對口支援工作。

  4)縣級醫院主動按照本文件要求提升綜合業務,努力創造條件落實重點工作內容。

  3.評估。

  (1)中期評估(2015年11-12月)。

  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中醫藥局按照醫療服務業務提升要求和工作目標對工作進行中期評估。2015年10月底前,500家縣級醫院至少完成50%的重點工作內容,醫療服務業務達到50%的目標要求(見附件)。

  (2)總結評估(2017年11-12月)。

  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中醫藥局按照醫療服務業務提升要求和工作目標,對500家縣級醫院綜合業務提升工作進行總結評估。召開工作總結會議,公布評估結果,推廣耕耘,樹立先進典型。2017年10月底前,500家縣級醫院完成全部重點工作內容,醫療服務業務全面達到要求。

  (二)第二階段:全面提升縣級醫院綜合業務(2018-2020年)。

  到2020年,力爭使偶國90%的縣醫院、縣中醫醫院分別達到縣醫院、縣中醫醫院綜合業務創造基本標準要求,50%的縣醫院、縣中醫醫院分別達到縣醫院、縣中醫醫院綜合業務創造推薦標準要求。

四、工作要求

  (壹)高度重視,形成推動縣級醫院改革與發展的合力。縣級醫院綜合業務提升工作是提高偶國醫療服務整體業務,引領縣級醫院發展的重要舉措。地方各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和中醫藥管理部門要將此項工作與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相結合,積極協調同級財政等相關部門,爭取在政策、資金、工程上給予支持,發揮疊加作用,確保取得實效。

  (二)加強指導,建立完美提升縣級醫院綜合業務的各項政策措施。省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中醫藥管理部門要按照深化城鄉醫院對口支援工作文件和本方案的有關要求,結合本地實際,加強監督指導,將此項工作與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對口支援、縣級醫院標準化創造等工作緊密結合,探索更有針對性、更有效的對口支援方式,並建立長效機制。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完美縣級醫院的創造投入、績效管理、考核評估以及鼓勵和引導城市大醫院醫務人員在縣醫院長期工作的政策措施。

  (三)示範引領,發揮500家縣級醫院的積極作用。各省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中醫藥管理部門要認真總結、逐步推廣第壹階段500家縣級醫院的優耕耘、優做法,使500家縣級醫院發揮引領偶國縣級醫院發展的先進典型作用,全面帶動和提升偶國縣級醫院綜合業務。

  (四)宣傳先導,營造全面提升縣級醫院綜合業務的良優氛圍。要高度重視宣傳工作,充分利用多種形式加大宣傳報道力度,深入挖掘、著力宣傳先進典型,營造良優的輿論氛圍,提高公眾和相關方面對提升縣級醫院綜合業務重要性的認識和支持力度。

分享
Copyright © 華潤雙鶴藥業股權有限集團 京ICP備05060501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憑證 (京)-非運營性-2020-0146 技術支持:華潤數科